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临巅峰之冠军之路_34(1 / 2)





  作为东道主,h省代表队是最后一个进场的,举着代表着h省字样走在第一位的石杨,曾经那张总是似笑非笑的面孔充满了严肃,挺胸抬头走在队伍中的陶惟、万小东因为年纪的关系显的特别矮小,可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个个头最小年纪最小的队员在气势上却一点不输人。

  一步步踏进会场,身处欢呼中,曾经渴求的那份激昂再次降临时,没有预期的激动甚至没有预想的颤抖,异常平静的陶惟踏着坚实的土地,一步步走向梦想之门。

  持续了近四个小时的开幕式在欢腾中终于结束,坐在运动员专区,默默的回想开幕式上的大型冰上舞蹈《冬之春》,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的陶惟深深吐出一口气随着队友起身离场。

  第二日,也就是2月3日,上午十点,男子男子团体1组1000米预赛开始,代表h省出赛的正是石杨,而陶惟则是十一点五十男子团体1组3000米预赛。

  十天的比赛进程安排的挤满,无论是陶惟还是石杨基本上每天都有比赛,这样高强度比赛进程让站在场边的杨国成心里隐约有些担心,比赛不同于平日训练,一旦发生意外,那么等待队员的将是无法挽回的遗憾。

  不管心中有着怎样的隐忧,比赛不会因为个人的原因停止他前行的步伐,第一个登场的石杨在文田的鼓励下站在了晶莹的冰面上,身边是熟悉而又带着一丝陌生的对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在队里时好像小老虎似的紧咬不放的万小东,目光微移,看向坐在运动员专区的万小东。

  落在身上的目光让万小东楞了一下,随即扬起灿烂的笑容,“石杨,加油!”

  双手放在嘴边扯着脖子嘶吼的万小东清晰的吼声落在耳边,挑高眉梢,石杨笑了,冲着万小东比划了胜利的手势,收回目光的石杨脸上虽然依然带着笑意,但是那双玩世不恭的双眼内却浮现认真。

  预备、走到赛道前,弯腰屈膝,摆好姿势的石杨好像又回到了与万小东对抗时的疯狂,浓郁的战意轰的一下从石杨体内迸出。

  ☆、第四十六章

  砰的一声枪响,石杨冲出起跑线,一百一十五天的集训在这一刻完美展现给全场近万人,第七届冬运会从这一刻正式拉开帷幕。

  用一句离弦之箭形容石杨一点不为过,完全沉浸在速度滑冰中的石杨好像一阵风似的在赛道中飞速的滑动,挥臂蹬冰,总有种小老虎在身后追赶的石杨完全想不起此时此刻已经到了真正比赛的时候。

  那种由万小东带来的紧迫感死死的咬住石杨,双眼瞪的老大,手臂越发有力的石杨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输不可以输。”

  身为h速滑队队长,短道速滑当之无愧的老大,石杨输不起比赛也丢不起人,好像又一次回到被万小东超越的那一刻,满眼的不可置信和满心的震撼,五官紧绷的石杨在急速飞奔中再次加速,与对手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开,十米、二十米、三十米,轰的一声,敲锣打鼓声中,石杨以超过对手近五十米的距离越过终点,当白色的终点线从眼前闪过时,当独属于万小东也有的大嗓门发出欢呼声时,石杨才想起此时此刻已经真正进入比赛。

  回首看向站在运动员专区举着手臂嗷嗷嗷直蹦的万小东,石杨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缓缓滑动到运动员专区,看着万小东那张灿烂纯真的笑脸,伸出手臂,握紧拳头上伸到万小东面前。

  “小东。”

  递到眼前的拳头,万小东楞了一下,随即惊喜的看向石杨,微微点点头,咧着嘴开怀大笑的万小东伸出相对瘦小的手臂,一拳砸在石杨的拳头上,“加油!”

  重重的点点头,转身离开的石杨留给万小东一个挺直的脊背和高高昂起的头。

  冲着文田点了点头,“教练。”

  拍了下石杨的肩膀,“继续努力。”

  恩了一声的石杨坐在一旁,调整着有些粗重的呼吸,等待结果的同时换下穿在脚上的冰鞋。

  10点50时,男子团体1组500米预赛,杨辉上场,而此时的陶惟已经走出运动员专区来到后台杨国成身边,准备热身参加男子团体1组3000米预赛。

  “陶惟,别紧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经验靠积累,锻炼最重要,只有经过大赛淬炼,运动员才能更好的成长。”

  边热身边听着杨国成安慰的陶惟忍不住笑了,抬起头看向眼中带着担忧的杨国成,“教练,我不紧张。”

  呼吸一滞的杨国成终于发现自己的紧张情绪已然泄露,忍不住暗暗自嘲的笑了一下的杨国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快速调整好心态的杨国成终于在几分钟后露出了如往日般平和的淡笑。

  时间缓缓滑动,11点40,完全把身体活动开的陶惟上场,出现在赛道的刹那,全场一片寂静,与对手相比意外矮小的身材,明显还没有脱离稚嫩的面孔使得静寂后的会场响起一遍嘈杂的议论声。

  别说看台上的观众,就是各个参赛队都在看到陶惟的刹那惊讶不已,年纪不够吧?彼此互相看了一眼,l省速滑队队长樊纲和j速滑队队长李春江同时条高眉梢,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嘲讽,h省真的没人了吗?竟然连孩子都上场了。

  不过,微微眯了下眼睛,樊纲迅速起身,眼底闪烁着精光的樊纲让老对手李春江顿时明白老家伙这是去找麻烦了,秉着不踩没风度的作风,李春江随即起身。

  来到主席台的樊纲看到站在裁判团前的于成飞,“于教练啊,关系归关系,这比赛可不是儿戏,那孩子是不是太小了点?这要是实在没人就放弃吧,刘伟虽然走了但我看你们队还是有不少优秀队员,不要厚此薄彼,孩子还是参加个儿童运动会的好。”

  一顿挤兑得到的只是于成飞轻描淡写的一眼,预料之中的场景,于成飞并不在意,早在跟裁判团提前沟通的时候,于成飞就知道以三省恶劣的关系,无论是樊纲还是李春江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