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1 / 2)





  冉念烟是在睡梦中被惊醒的,看天色才过寅时。春碧将她叫醒时,溶月和流苏正在门前和什么人理论,不过很快,她们都没了声息。

  她们骤然倒在地上,又不见伤口,八成是被迷翻了,春碧正要说“大胆”,却被冉念烟拦住了。

  能毫无征兆地闯入的,绝不是外鬼,一准是内神。到这一步,已没有废话或咒骂的必要了,不如好生问问他们所来为何,即便是死,也是个明白鬼。

  谁知那些贸然闯入的人也很客气,一不高声呵斥,二不动粗,只是把门窗封死。正房里也传来了动静,郝嬷嬷出来问,那些人只说让她们先进房,这都是国公爷的吩咐。

  徐衡为什么要严守梨雪斋?还未等冉念烟细思,便有一个头领模样的人站了出来。流苏自然第一个拦在他和冉念烟之间,问那人:“既然是国公爷的吩咐,你也该知道我们小姐是国公爷的外甥女,何不解释清楚所为何来?”

  那个头领模样的人道:“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冉小姐也不必惊慌,只是明日之前不许踏出房门一步。”

  冉念烟心说这并不是什么苛刻的要求,久居深闺,一日内足不出户也是平常事,却不知他们还带来一个人。

  那是穿着一身靛蓝儒衫、背着书箱的徐希则,正执拗地抵抗着身边的人。

  “希则表哥?”冉念烟颇为不可思议,“你稍后还要去考场,怎么会在这里?”

  徐希则看起来也格外气恼,咬牙道:“不可理喻!我本来已经在去考场的路上了,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把我拐到这里来!你们是大伯父的人,为什么要阻拦我去考试?”

  那个头领模样的人躬身道歉,却并不因此有丝毫歉疚,徐希则没有办法,一旦要叫出声,那些人就拿出迷倒流苏、溶月的迷药威胁他,因为还抱着一丝能被人发现后逃脱的念头,心想万一真被迷倒了,就铁定错过了今天的会试,因此也不敢过分地挣扎。

  可是眼看日头渐高,整座梨雪斋都陷入静默之中,好似被遗忘了似的。

  徐希则颓丧地坐在冉念烟身边,喃喃道:“算了,至多再等三年,可是伯父为什么要把我们关在这里?”

  冉念烟道:“这就要问你了。”

  徐希则想到了昨晚弟弟那段被打断的话,福至心灵,眼见徐衡的人都守在门外,便小声和冉念烟说了来龙去脉。

  “难道大伯父还疑心我会告密?得了,这回丰则族兄那边一枝独秀,我是要被传为笑柄了。”徐希则苦笑道。

  冉念烟道:“你被关在这里,家里人却不闻不问,怕是已经默许了。”

  徐希则无言以对,眼看着日头一寸寸向西移去,终于,有人走近梨雪斋的院子,和看守说了些什么,那些人才行礼离去。

  首先是正房的门被打开了,母亲好言安慰了冉念烟一番,依旧不许她出去。

  徐希则当下告辞离开,却发现家里的气氛已然变得不同以往,隐隐听见哭喊声,却是从南府那边传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徐希则问一个小厮。

  小厮手捧着一只漆盒行色匆匆,仓促地道:“是南府的丰则少爷受了重伤了。”

  徐希则一时没能消化这个消息,高声重复了一遍,小厮见他这样的神色,疑惑道:“您不是也在考场吗?怎么会不知道突厥人暗中纵火,丰则少爷仅仅是受伤,还算好的,不知多少人因此殒命了呢。”

  徐希则这才醒悟过来,这便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忽然想起徐泰则说起那两位突厥来的贵客,他好似想起什么,也顾不上去父母那里请安,连忙回到书房里翻找往年的邸抄。

  他赫然发现,原来他们今日护送的那两个人就是突厥先王昆恩可汗的妻儿。他们来到大梁国都,又和徐家牵扯上关系,不就等同于引火烧身吗?

  ☆、第六十四章

  南府那边乱了套,北府这边也没消停。

  徐衡护送昆恩可汗旧部入朝觐见的事已经传开了, 徐太夫人原本便知道儿子有事隐瞒, 却不想会这么严重。

  “听说那边的丰则少爷不好了呢, 还不是国公爷连累的。”荣寿堂门外的回廊下,两个侍奉茶水的小丫头偷偷咬耳朵,却猝不及防挨了一记巴掌,一抬头,却是四夫人李氏,身后还跟着二夫人和三夫人。

  “没王法的东西,少爷好不好轮得到你来指摘, 你还知道叫声爷,那也是你该说的话?”李氏骂道。

  闻莺听见了动静, 从正房走出来查看,急忙拉开二人, 道:“四夫人快进去吧,这些没遮拦的东西, 别脏了您的手。”

  小丫头只管倔强地掉眼泪,李氏瞪了闻莺一眼, 便同何氏一起扶着曲氏进门了。因为知道徐泰则也牵连其中,曲氏便好似天塌了一般,一会儿埋怨徐衡不先和家里打声招呼,一面又庆幸徐希则今日错过了会试,否则难保不是第二个徐丰则。

  此时,徐太夫人也无心称病了,换好了衣裳在正房和家中几个卿客相公商议,寡居的何氏听见了,不免退后一步,曲氏拍拍她的肩膀示意她回避,随后妯娌二人在绕过屏风。

  徐太夫人招呼两个媳妇坐下,几个请客相公倒谨慎,忙要告辞,却被徐太夫人摆手拦下:“坐着吧,时候特殊,咱们里里外外一起商量商量也好。”

  众人皆看着曲氏,曲氏只好道:“也好,我还想向诸位先生打听一下,大伯他们可还安好?”

  一个卿客道:“现在人还在宫里,国公爷、大公子、三公子那边都没消息。”

  徐太夫人道:“这种时候,没消息反倒好,起码他们不辱使命,顺利送人进了宫中,否则就是人没事,皇帝怪罪下来也不是玩笑。”

  李氏道:“可不是嘛,我们老爷也派人回来通报了一声,说是不用心焦,都没事的,就是那几个突厥人潜伏在京城,以前不知道,如今知道了锦衣卫出手还不是一转眼的事。大伯也是好心,把希则留在家里,这才没撞上这宗祸事。”

  闻莺不知何时也进了正堂,道:“那泰则少爷便是合该撞上祸事的了?”

  闻言,李氏大怒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下去!”

  徐太夫人也知道闻莺话里有话,可四夫人的话也未免太不成体统,道:“你先下去吧。”

  李氏抬头看曲氏时,果然发觉她的眼中多了几分提防。

  今日这事虽成功了,可突厥人知道路线和时间,就证明朝廷机要中有内奸。徐希则没去会试,必然是提前得了风声才留在家中,皇帝若要追查起败露的元凶,一定少不了他们二房,横竖是和李氏的儿子无关了。

  李氏掩着嘴,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闻莺出了门去,指着方才被李氏打的小丫头道:“也是你们不长进,何苦在这儿嚼舌根子。”吓得小丫头一哭。